2008年2月28日 星期四

[剪報]工商社論:台灣經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

工商時報 2008.02.24 
台灣經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

工商社論

 依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的台灣經濟表現,去年不論是第四季或全年經濟成長率都超乎預期的好,第四季經濟成長甚至達到六.四%,為連續兩季超過六%,如此經濟成績在過去已然是普天同慶、薄海歡騰的景象,但何以今日台灣經濟實況仍是寒氣逼人,商業活動依然低迷不振?

 深究其因,這在於當前推算經濟成長率的基礎,也就是國內生產毛額(GDP)的內涵已出現極大轉變。依GDP的結構觀察,如今支撐台灣經濟成長很大的一股動能來自於「復出口」及「三角貿易」,一九九○年這兩項數字皆不到四億美元,但去年這兩筆數字分別高達一一六億美元及一五三億美元,轉換成台幣合計高達八千八百億元,占GDP逾七%,換言之,若非復出口及三角貿易的規模快速擴大,台灣今天經濟成長恐怕連三%都成問題。

 依財政部海關統計,去年我國的「復出口」一一六億美元,「復進口」僅三億美元,復出口所創造的貿易順差高達一一三億美元,這個數字高不高?我們可以參考一九九○年代的統計,那個年代一般貿易活動(不含復出口)所創造的順差平均一年僅八十四億美元而已,相較近年復出口所創造的順差連破百億美元,顯見台灣的貿易結構已出現重大轉變。

 貿易順差是GDP重要的構成項目,順差愈大則GDP愈大,經濟成長率愈高,至於這個順差是來自於一般生產出口的貿易活動?或來自於簡易加工的復出口模式?在統計編算上並沒有差異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這終究是兩種不同的生產模式,會產生不同的產業關聯效果及就業效果,逐年擴大的「復出口」雖能推高經濟成長數字,但由於其簡易加工的特性卻難以有產業帶動效果,百業難以均霑其利,龐大的順差卻未能創造相稱的就業機會,這也就是何以經濟成長數字與民眾感覺日趨背離的重要原因。

 至於「國內接單、海外生產」這種貿易運籌所創造的三角貿易收入同屬近年經濟成長的功臣,企業的三角貿易收入並非來自生產,而是來自接單運籌的報酬,由於生產線在海外,其所創造的產業關聯效果有限,所創造的就業效果也有限,但依主計處估計去年的三角貿易淨匯入已達一五三億美元,換算成台幣已達五千億元,幾乎等於住宿餐飲業加上教育服務業的一年產值,其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有多大?於此可知。

 撇開三角貿易統計有「現金制」與「權責制」的爭議不談,三角貿易的特性一如復出口,難有產業帶動與就業創造的效果,因此即令這項數據逐年快速成長,創造逾六%的經濟成長,惟這一看似強勁的成長動能反映到經濟活動末端的家庭所得、民間消費、就業機會卻是極為薄弱的,這些年民間消費始終僅有二%的成長,薪資成長更不到一%、失業率仍達四%,這些家庭面的經濟實況實在難以呼應六%的高經濟成長。

 值得注意的是,三角貿易的估算迄今仍是個問題,雖然官方力求數據的精確,但三角貿易統計有先天本質上的問題,直接以央行國際收支帳推算雖有不周延,但如今主計處以調查方式估計豈無疑慮?近年企業基於避稅在國內外公司移轉利潤的情況時有所聞,如此所估得的數字能反映多少真相?央行的三角貿易匯入統計固受台幣匯率波動而難反映實況,惟以詢問廠商推估的數據又豈能排除各國稅制改變所帶來的干擾?

 台灣經濟如今正走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,同屬四小龍的南韓、香港及新加坡近年的自我調整定位已趨成熟,獨有台灣舉棋未定,忽而有發展服務業之議,忽而有再創石化大國之圖,忽而鬆綁西進,忽而戒急用忍,忽而看中油元國家的營建商機,忽而興起拓展印度市場之論,這些南轅北轍的經濟政策不是倉促出手就是聊備一格,至終一事無成,危機已然顯現,實賴經濟指標忠實反映,以為政府施政警愓不致一錯再錯,如此看來,國民所得統計的編算及相關經濟指標的估算之重要,不言可喻。

 我們呼籲下一任總統重視國家統計問題,國家統計不是用來炫耀而是用來自省的,沒有準確的統計,政府將難以有正確的經濟抉擇,在全球經濟競爭激烈如斯,朝夕變幻莫測的今天,尤其是如此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