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

[剪報] 哥本哈根會前觀察


全球注視哥本哈根 (氣候變遷會議始末懶人包)

2009-12-07 中國時報【陸以正專欄】

全世界報紙今天的頭條新聞,肯定聚焦在哥本哈根(Copenhagen)。因為聯合國主持下的全球氣候變化會議(U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)將在丹麥首都的貝拉會議中心(Bella Center)正式開幕。聯合國一百九十二個會員國,已知有九十二國將由總統或內閣總理親自出席,因而也可能是人數最多的高峰會。

會期號稱十二天,從十二月七日要開到十八日的這場會議,前十天都是專家和官員討價還價的閉門磋商。只有最後兩天,各國領袖雲集,才會知道有無結果。


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召開三大陣營開始角力

2009 / 12 / 07 鉅亨網新聞中心

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12月7日揭幕,三大陣營分歧主要集中在兩個核心問題上,包括減排目標、發達國家應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多少援助,至於應否繼續堅持《京都議定書》,亦是另一要點。

全球三大氣候陣營——歐盟、以美國為首的傘形集團(包括加拿大、澳洲和日本等)、發展中國家(中國和77國集團),仍然就關鍵議題爭論不休。表面上各國是就溫室氣體排放量討價還價,但實際上卻是全球能源創新和經濟發展空間的博弈,影響長遠國際權力轉移的問題。

分析:氣候峰會的「中美因素」

沈平 BBC中文網記者 發自哥本哈根

在政治舞台上,輿論已經開始普遍使用所謂的「G2」來形容中國和美國,認為這兩國將是影響世界的國家。在這次的氣候會議也是如此。

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執行秘書德布爾指出,美國和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的40%,沒有這兩個國家的具體承諾,很難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達成任何協議。

只爭觀察員? 別再阿Q

【聯合報╱胡念祖/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】

舉世注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(UNFCCC)大會及京都議定書締約方會議,今日在哥本哈根召開。台灣雖有多人前往,但在我國與會之身分與地位未能徹底改善之前,其意義實為有限。

我政府在設定政策目標時,必須先行釐清參與或加入之間的不同,以及參與或加入的標的為何,是參與制訂新規範的談判?是爭取未來平等參與UNFCCC體制下相關機制之機會?還是爭取正式加入新國際文件之可能?

哥本哈根會議 關鍵五議題

【經濟日報╱編譯陳家齊/綜合外電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