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

The Story of Cap & Trade



這個廣為流傳的影片,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碳交易以及它的缺失。

但我其實有點困惑。這影片來源是美國某非營利組織(The Story of Stuff Project),它宣傳的其實也正是美國在這次哥本哈根的立場。它影片中也提到美國自己通過了一套清潔能源法案,要以這 種各國實際規範的方式,來取代美國根本沒有加入的「京都議定書」框架下衍生出的碳交易,而歐盟等國家則希望再此框架下達成協議。

雖然他指出碳交易的一些缺失,可是對美國那套方法也沒講清楚。課徵碳稅引導產業走能源升級,將這些錢拿來補貼環境或發展中國家云云,是不是過分理想?更何 況自己國內對清潔能源法案內部也有不少雜音,要以此想法主導國際建置難度高,同時效率如何也不清楚。眼下「碳交易」好像還是比較實際的作法。

同場加映:

The Story of Stuff
http://www.storyofstuff.org/international/

從全球產品生產鏈探討對人們以及環境的影響。它在各環節提出的一些觀察,滿有說服力的。包括
  1. 人們如何消耗資源,且不避諱的指出先進國家以其小部分的人口消耗大多數的資源
  2. 廠商將生產成本外部化,剝削第三世界、剝削環境,使商品售價遠低於其實際成本
  3. 消費社會創造出不斷消費的邏輯
當然,這些論點都以一種相對簡單化的方式告訴你。

於是,看著這兩則影片突然讓我想到蘋果的「動新聞」。我們對動新聞的期待(如果有的話),是不是可以透過這種媒介,讓人們「需要」知道的事件,以一種相對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遞。比方說:美國牛的爭議,危險在哪裡?政府把關怎麼做?或是,ECFA簽署與否對台灣有何利弊?簽署的話內容會是什麼?

這類較需要比較的複雜議題,一則電視新聞的處理方式其實只能切出一個角度。但如果使用這類多媒體呈現,或是像動新聞那樣的模擬圖表場景,其實可以做的事有很多。

只是可能也要注意,簡單化的論述也許可以幫我們看出大致的輪廓,但沒有說出來的部分也許要自己去補起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